服务与支持

SERVICE SUPPORT

Electronic Structure and Surfaces of Sulfide Minerals


图书介绍:

 

矿物浮选是一个界面作用过程,主要利用捕收剂和抑制剂调控矿物表面亲/疏水性来实现复杂多金属矿物的选择性分离。浮选的选择性来源于药剂分子和矿物表面的相互作用。在矿物分选界面上,金属离子的性质与矿物空间结构和配体性质密切相关。矿物的晶体结构和表面性质决定了矿物的基本浮选行为和浮选试剂的分子结构。通过对矿物结构和性质的研究,可以揭示矿物浮选的本质原因,明晰矿物与不同药剂作用的微观机理,为浮选高效药剂的设计提供靶向模型。本书是国际上第一本系统介绍了硫化矿物电子性质及其界面浮选作用的学术专著,由国际著名出版商Elsevier和中南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本书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和矿物晶体学,研究了典型硫化矿物的晶体结构和电子性质及其与矿物可浮性的关系,讨论了硫化矿物的表面结构和性质,并对其原子反应性进行了定量表征;首次获得了硫化矿物表面的亲水和疏水微观结构,讨论了硫化矿物表面水分子和氧分子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对表面产物的影响;研究了浮选剂在矿物表面吸附的微观结构和轨道机理。提出了浮选剂与矿物表面相互作用的量子化学模型。本书可供从事矿物加工工程、冶金工程等领域的科研技术人员阅读参考,也可作为高等学院和科研院所的硕博士学生的学习教材。  

 

作者简介:

 

陈建华,男,广西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国际上率先将密度泛函理论引进矿物加工领域,开辟了矿物浮选密度泛函理论研究方向;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浮选药剂与矿物表面金属离子作用的配位理论,解决了矿物晶体与浮选药剂分子难以统一描述的重大难题,创建了矿物浮选配位化学体系;开发出多个具有靶向作用的浮选捕收剂和抑制剂,实现了铜、铅、锌、钼等多金属资源的清洁高效分离,目前新药剂已经在国内和国际多个矿山获得工业应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5项,国际专利6项。出版学术专著9部,多部专著被翻译为英文和俄文。发表学术论文400多篇,SCI他引2000多次。2020年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Top2%科学家。